两区并行共铸名牌 众贤聚力同享荣光
陈国璋
老师们、同学们、校友们、朋友们:
律回春晖渐,万象始更新。在此辞旧迎新的佳节,我谨代表南安一中,向勤勉持业、默默奉献的广大教职员工,向朝气蓬勃、勤奋苦读的莘莘学子,向识卓业精、续写春秋的离退休老同志,向遍布各地、心系母校的海内外校友,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南安一中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,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!
刚刚过去的2015年,是全体一中人凝心聚力、开拓进取的一年,也是捷报频传、硕果累累的一年:中、高考斩获佳绩,竞赛摘金夺银,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;一校两区协调共济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,办学规模得到扩展;教育工作深入推进,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;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,品牌形象逐渐提升。
新一年,新起点,新环境。我们将迎来教育的重大改革:参加2016年全国高考,迎接2017年全省中考;与之相应,我们将迎来教育新环境、新政策、新要求。在这创新求变、千帆竞进的重要时期,我们要以下面四点作为我们新时期努力的风向标和工作重心。
一、构建优秀学校文化,铸造百年老校品牌
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、行为准则、人格沉淀。它积淀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,流贯于每个人的周身血液。它既能够化成习惯,形成传统;又可以规范人的行为,引导人的精神取向。正如文化部孙家正部长所说:文化如水,滋润万物,无孔不入,无坚不摧。
因此,我校将从优秀学校文化构建开始,一方面秉承“追求卓越”一中精神,让优秀成为一种思想,让优秀成为一种目标,让优秀成为一种行为,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,让优秀成为一种风气,最终形成一种优秀的学校文化,做一个优秀的一中人;另一方面将引入新的教育方法、教育思维来丰富一中文化。俗话说,流水不腐。我们将积极引进新教师,用崭新的教育理念,引领一中文化的革新,为一中优秀的学校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。从而驱动学校的核心竞争力,开启铸造“百年名校”品牌的航程。
二、优化多样管理形式,推动一校两区发展
针对我校“一校两区”的发展特点,我校采取“统一管理,不同思路,各有侧重,做大做强”的发展思路,盘活两区发展资源,在特色发展中实现统一协调,在统一指挥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。
校本部将发挥名师优师作用,凸显教育优势,铸造名校品牌。不可否认,一中经过一代代一中人的不懈努力,已经是一块金灿灿的品牌了,但是,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块品牌距离“全省名校,乃至全国名校”仍旧有着很大的距离。因此,我们将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名师名教意识,提倡具备“自加压力的勇气、开拓创新的锐气、奋发有为的朝气”,用自己的一腔热血铸就南安一中名校品牌;也将积极引导广大南一学子积极进取,胸怀大志,敢于成为引领科技的创先者,敢于成为引领文化的标杆者,敢于成为引领时代的领导者,使之成为南安一中这一品牌最为闪耀的亮点。
江北校区将借助校本部师资辐射优势,在摸索中创新,在创新中提升:进行分层教学,培优转差两不误;进行特色申请,做到以点带面,促进全体学生的素质发展;同时将紧抓师德师能的提升,引导广大教职员工谨防懈怠心理,积极调动所有教职员工的积极性,使之成为一中蓬勃发展的又一新的原动力。
三、 狠抓落实提升质量,力求创新谋求超越
思考产生于实干,实干的标志是落实。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,都是抓落实的结果。没有落实,制度就是空文,目标就是空话。因此,为应对考试新政的改革,我们将深入探索研究新的教育形势,在教育教学中结合学情,狠抓落实;同时,力求在教育教学变革中迅速调整状态,优化创新,顺利并轨。优化“班班通”使用系统,运用现代云技术平台,创新课堂形式;引进网上阅卷机制,创新考评形式;积极建设数字资料中心,创新资源积累形式。努力使我校走上教育教学超车道,实现“弯道超车”!
四、聚集社会多方助力,改善教育发展资源
我校将加大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力度,积极同有关部门沟通,争取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的支持,赢得政策红利,改善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,赢取未来发展的良好空间。主动争取社会支持,多方联系校友、社会各界贤达,共同助力学校发展。聚集社会多方人气财气,改善教育发展资源,创造有力条件加快发展。
“功崇惟志,业广惟勤”。老师们、同学们、校友们、朋友们,让我们继续弘扬“严谨、勤奋、求实、进取”的优良校风,做到“两区并行共铸精品,众贤聚力同享荣光”,期待来年成果硕满天下!谢谢大家!